航空航天高空低温低压环境综合试验箱
量子 PID 控制算法:采用航天级预测控制模型,温度控制精度 ±0.3℃(-100℃~+150℃区间),气压控制精度 ±0.1kPa(10-100kPa 区间)
真空系统优化设计:配备涡轮分子泵 + 罗茨泵组合机组,极限真空度达 1×10⁻⁴Pa,抽气速率≥500L/s,满足卫星载荷真空排气测试需求
实时流场模拟:内置 CFD 仿真模块,动态显示箱内温度场、气压场分布云图,支持测试方案预验证(如防热瓦热流密度模拟)
太阳电池阵:在 - 180℃、10⁻²Pa 真空环境下进行 1000 次温度循环,验证焊点可靠性与材料出气率
姿控发动机:模拟 120km 高空(1×10⁻³Pa、-90℃)启动工况,测试推进剂电磁阀密封性能
星载计算机:叠加 85℃高温、5kPa 低压与 10Gy/h 辐射剂量,验证 CPU 芯片抗单粒子翻转能力
高空点火试验:在 - 50℃、15kPa(海拔 10km)环境下模拟冲压发动机启动,测试燃油喷嘴雾化特性
涡轮叶片耐久性:700℃高温与 20kPa 低压循环(等效 15km 高空),考核热障涂层抗剥落性能
航空航天高空低温低压环境综合试验箱
箱体结构:双层真空绝热夹套(不锈钢 316L 材质),内壁镀纳米红外反射涂层,降低漏热率至≤5W/m²
制冷系统:采用液氮直冷 + 机械制冷双回路,-196℃超低温响应时间<30 分钟(空载),配备杜瓦罐自动补液装置
真空系统:全金属密封阀门(CF 法兰接口),支持外接真空钎焊炉、质谱检漏仪等外围设备
过压保护:真空腔体内置爆破片(动作压力 1.5 倍设计压力),联动快速充气阀防止负压失控
低温防护:箱体外部全包裹保温层(厚度 50mm),配备防凝露电加热带,保障操作安全
智能监控:7 英寸彩屏人机界面,实时显示压力、温度、真空度曲线,支持历史数据导出(CSV 格式)与故障追溯